疼愛您的Dyson家電,但卻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問題嗎?

Dyson,這個家喻戶曉的品牌,以其創新科技和高性能產品聞名於世。

從吸塵器到吹風機,空氣清淨機等等,Dyson一直以來都是家電市場的佼佼者。然而,隨著產品使用時間的增長,您可能會遇到各種故障和性能下降的問題。

在這裡,潔森工坊充分認識到Dyson產品維修市場的需求與潛力。

潔森工坊相信,每一位Dyson產品的用戶都應該得到及時、專業和周到的維修服務,讓他們的愛機延長使用壽命。

不管您的Dyson家電遇到什麼問題,潔森工坊都能幫助您解決,讓您充分體驗到Dyson家電的卓越性能和持久耐用的品質。

別再忍受那些故障問題讓您苦惱,現在就讓潔森工坊的專業維修團隊為您的Dyson產品提供最佳維修方案!

立即行動,讓潔森工坊一起為您的Dyson家電帶來最專業的維修服務!

潔森工坊的專業維修服務

維修團隊的專業技能和經驗

擁有多年經驗的專業維修團隊,擅長解決Dyson家電產品的各種問題。他們不僅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還經過了嚴格的培訓和實戰考核,確保能為您的Dyson產品提供最專業的維修服務。

各種類型的Dyson產品維修範疇

潔森工坊的維修範疇涵蓋了各類型的Dyson產品,包括吸塵器、吹風機、空氣清淨機等。無論您遇到什麼類型的故障,潔森工坊都能迅速定位問題,並為您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

維修流程的透明化和高效率

潔森工坊非常重視維修流程的透明化,讓您在整個過程中能夠清楚了解到您的產品正在接受什麼樣的維修。

此外,潔森工坊的高效率維修流程確保您的Dyson產品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運作,讓您不必等待太久。

讓您的Dyson家電重返巔峰

深層清潔和消毒服務

讓您的Dyson家電獲得潔森工坊的深層清潔和消毒服務。潔森工坊專注於讓您的產品保持最佳狀態,消除污垢和異味,確保您的家居環境健康舒適。

快速維修和客戶滿意度保證

時間就是金錢!潔森工坊的快速維修服務確保您的Dyson家電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運作。擁有高客戶滿意度保證,讓您安心選擇潔森工坊的維修服務。

提供原廠零件和專業技術支持

潔森工坊的維修服務使用原廠零件,並提供專業技術支持,讓您的Dyson家電性能再次提升。別再尋找其他無法保證品質的維修點,立即與潔森工坊聯繫,讓您的產品得到最佳照顧!

全臺灣範圍內的維修中心和便利的服務據點

不管您身在何處,您可以拍照或是郵寄本體到潔森工坊的維修中心,由潔森工坊專業工程師將其煥然一新。

 

到府收件免運費:讓您省心省力

不用出門,享受專業維修服務

現在您無需親自出門,我們提供到府收件免運費的專業維修服務。只需一通電話或線上預約,我們將上門為您收取有維修需求的Dyson家電,讓您省心省力,專注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水貨、公司貨、過保固都能修

無論您的Dyson產品是水貨、公司貨還是過保固,我們都能為您提供專業的維修服務。我們的維修團隊具有豐富的經驗和技術,為您解決各種問題,讓您的家電重返巔峰性能。

先檢查再決定要不要修,180天保固

在進行維修前,我們會先為您的Dyson產品進行詳細檢查,確保了解問題所在。檢查完成後,您可以根據檢查結果決定是否進行維修。我們為您提供180天的保固期,讓您在維修後能夠安心使用。

選擇我們的到府收件免運費維修服務,您將體驗到無與倫比的便捷和專業。我們專注於為您提供最高品質的維修,讓您的Dyson家電重新散發光芒。不再猶豫,現在就聯繫我們,讓我們為您的家電帶來新生!

 

各大品牌專業保養維修:讓您的家電重現光彩

專業維修各類型家電產品

在現代生活中,各式家電產品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家電產品可能會出現各種故障,影響其性能和使用壽命。
此時,尋找一家專業的家電維修服務便成為了必要之舉。我們的專業保養維修團隊為您提供各大品牌的家電維修服務,包括Dyson、小米、iRobot、伊萊克斯、LG、Panasonic、日立和Gtech小綠等。
我們具備豐富的經驗和專業技能,能夠迅速檢查並解決各類家電產品的故障。

吸塵器維修

吸塵器是家庭清潔的重要工具,但長時間使用後可能會出現馬達故障、電池老化或濾網堵塞等問題。
我們的專業維修團隊能夠為各大品牌的吸塵器提供維修服務,無論是更換馬達、電池,還是清洗濾網,我們都能確保您的吸塵器重新恢復最佳性能。

掃地機器人維修

掃地機器人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然而,長時間使用可能會導致電池壽命降低、輪子磨損或傳感器失靈。
我們針對各大品牌的掃地機器人提供專業維修服務,無論是更換電池、輪子,還是維修傳感器,都能確保您的掃地機器人重新運作良好。

空氣清淨機維修

空氣清淨機在提高室內空氣品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使用一段時間後,可能會出現濾網堵塞、風扇運作異常或電路故障等問題。

我們的專業維修團隊為各大品牌的空氣清淨機提供維修服務,包括更換濾網、修復風扇運作異常以及排查電路故障等。我們致力於確保您的空氣清淨機重新達到最佳運作狀態,繼續為您提供清新舒適的室內空氣。

吹風機維修

吹風機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然而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無法啟動、風量減弱或電線老化等問題。

我們為各大品牌的吹風機提供維修服務,從更換馬達、修復風量問題到更換電線等,都能確保您的吹風機重新達到最佳性能。

 

戴森Dyson維修價格

透過對應型號,來取得你的維修價格

客戶滿意度保證

客戶滿意度是我們最關注的問題。我們承諾,無論您需要維修的家電產品是水貨、公司貨還是過保固,我們都能提供專業的維修服務。

在維修前,我們會先進行詳細的檢查,確定問題所在,再根據您的需求提供最適合的解決方案。此外,我們提供180天的保固,讓您享受無憂的維修體驗。

總之,我們的專業保養維修團隊致力於為您提供高品質的家電維修服務,讓您的各類家電產品重新煥發光彩。選擇我們的專業維修服務,讓您的家電產品重返巔峰!

潔森工坊維修據點

其他縣市也可用寄件方式為您服務:

臺北服務地區:大同、北投、士林、中山、松山、內湖、萬華、中正、信義、南港、文山、大安

新北服務地區:板橋、三重、中和、永和、新莊、新店、土城、蘆洲、 樹林、汐止、鶯歌、三峽、淡水、瑞芳、五股、泰山、林口、深坑、石碇、坪林、三芝、石門、八里、平溪、雙溪、貢寮、金山、萬里、烏來

桃園服務地區:桃園、中壢、平鎮、八德、楊梅、蘆竹、大溪、龜山、大園、觀音、新屋、龍潭、復興

新竹服務地區:東區、北區、香山區、竹北市、湖口鄉、新豐鄉、新埔鎮、關西鎮、芎林鄉、寶山鄉、竹東鎮、五峰鄉、橫山鄉、尖石鄉、北埔鄉、峨眉鄉

苗栗服務地區:竹南鎮、頭份鎮、三灣鄉、南莊鄉、獅潭鄉、後龍鎮、通霄鎮、苑裡鎮、苗栗市、造橋鄉、頭屋鄉、公館鄉、大湖鄉、泰安鄉、銅鑼鄉、三義鄉、西湖鄉、卓蘭鎮

臺中服務地區:臺中市、北屯、西屯、大里、太平、南屯、豐原、北區、南區、西區、潭子、大雅、沙鹿、清水、龍井、大甲、東區、烏日、神岡、霧峰、梧棲、大肚、后里、東勢、外埔、新社、中區、石岡、和平  

彰化服務地區:彰化市、員林巿、鹿港鎮、和美鎮、北斗鎮、溪湖鎮、田中鎮、二林鎮、線西鄉、伸港鄉、福興鄉、秀水鄉、花壇鄉、芬園鄉、大村鄉、埔鹽鄉、埔心鄉、永靖鄉、社頭鄉、二水鄉、田尾鄉、埤頭鄉、芳苑鄉、大城鄉、竹塘鄉、溪州鄉

嘉義服務地區:太保市、樸子市、大林鎮、布袋鎮、中埔鄉、民雄鄉、溪口鄉、新港鄉、六腳鄉、東石鄉、義竹鄉、鹿草鄉、水上鄉、中埔鄉、竹崎鄉、梅山鄉、番路鄉、大埔鄉、阿里山鄉

雲林服務地區:斗六市、西螺鎮、斗南鎮、北港鎮、虎尾鎮、土庫鎮、林內鄉、古坑鄉、大埤鄉、莿桐鄉、褒忠鄉、二崙鄉、崙背鄉、麥寮鄉、臺西鄉、東勢鄉、元長鄉、四湖鄉、口湖鄉、水林鄉

臺南服務地區:新營、鹽水、白河、柳營、後壁、東山、麻豆、下營、六甲、官田、大內、佳里、學甲、西港、七股、將軍、北門、新化、新市、善化、安定、山上、玉井、楠西、南化、左鎮、仁德、歸仁、關廟、龍崎、永康、東區、南區、中西區、北區、安南、安平

高雄服務地區:前金、新興、鹽埕、左營、楠梓、鼓山、旗津、苓雅、三民、前鎮、小港、鳳山、鳥松、大社、仁武、大樹、岡山、燕巢、梓官、永安、彌陀、橋頭、田寮、茄萣、阿蓮、路竹、湖內、那瑪夏、桃源、茂林、六龜、美濃、旗山、甲仙、內門、杉林、林園、大寮

屏東服務地區:九如、里港、鹽埔、高樹、長治、麟洛、內埔、萬巒、竹田、萬丹、新園、崁頂、林邊、佳冬、南州、新埤、枋寮、枋山、車城

 

 

潔森工坊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公平的價格政策,讓您享受到最具性價比的家電維修服務。屏東伊萊克斯掃地機器人無法啟動推薦

我們將根據家電產品的實際損壞程度、所需更換零件的價格以及維修工時,為您提供合理且透明的報價。彰化Dyson空氣清淨機按鍵失靈維修推薦

在潔森工坊,您不必擔心被高額收費,我們將竭誠為您提供物有所值的維修服務。與此同時,我們還會定期推出優惠活動,讓您享受更多的實惠。臺南戴森吹風機無法啟動推薦

何處安放鄉愁 文/任姍姍 時速300公里的高速列車,在廣袤的大地上展翅翱翔。哪怕只有三天的假期,與我一樣,許多人還是收拾起往日的匆忙,奔向那個叫做故鄉的地方。 故鄉,對于今天的中國人而言,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地理概念,它更指向一個精神記憶的家園。在鄉愁的深處,被歲月塵封的幕布被緩緩拉開。在那里,時光倒流,枯木逢春。那里有你熟悉的聲音、色彩和氣味兒,有催促你走向天涯海角的初心,有你最柔軟最溫暖的心事。 這個假期,當我穿透重重霧霾,重新審視我的故鄉時,卻猛然發現:那個魂牽夢縈的故鄉,原來只存在于我的記憶中。那片閃耀著金色麥芒的田地,如今已是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那座曾經鋪滿碧綠芳草的山嶺,回蕩著的機械轟鳴令人頭暈腦漲。那個曾經寧靜、閑適的小城,正在以爭分奪秒的姿態,把自己變成又一個“小北京”“小上海”,甚至還未模仿到幾分都市的摩登現代,卻已沾染上了霧霾與擁堵的“現代病”。 有多少人曾像我一樣的失望,一樣的悵然若失,一樣的懷有無處安放的鄉愁? 一切已是滄海桑田,一切都在走向相似的結局。在速度至上的城鎮化進程中,故鄉正變得越來越陌生,故鄉的面目也變得愈加模糊。就像我們使用相似設計的手機,穿著相似款式的服裝一樣,今天的我們又不得不面對面貌趨同又如此陌生的“故鄉”。 鄉愁,它不再是一種甜中帶酸的思緒。城鎮化進程中,我們是不是迷失了許多? 假如揚州不是綠楊城郭、二分明月,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何以如此詩情畫意? 假如深巷不再粉墻黛瓦、小橋流水,陸游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又何以如此含意雋永? 當胡同弄堂、粉墻黛瓦與歷史記憶、人們心中的詩意一起被“現代”淹沒后,我們的后人,難道必須到博物館中去尋找鄉愁,去尋找我們自己的文化記憶和民族認同?試問那時的我們又如何向歷史交代? 我曾走過一些地方,也曾看過現代與傳統比鄰而居、相映成趣的風景。這讓我相信,現代城市并不是鄉村的簡單反動,鄉村不是城市在地理上的對應物,城鎮化當然也不意味著鄉村的終結。舊的、老的、傳統的,未必毫無價值、一文不名。建立新的,當然不意味著要將舊的、老的、傳統的一律推倒。建立在廢墟上的“新”,必然掩埋著無根無源、地基不牢的危機。 詩人艾略特說,我們所有探尋的終結,都會回到我們的出發之地。假如我們同意,城市的意義在于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那就不要輕易毀棄這種美好的豐富性和多元性吧。因為城市生活不僅關乎我們的物質欲望,更關乎我們的精神訴求,關乎我們內心的無窮與浩瀚。一個偉大的城市,理應容得下昨天的故事。 吾心安處是吾鄉。請不要讓我們的故鄉,成為一個想回卻回不去的地方。 中年的鄉愁 鄉愁是分年齡的,年齡越大,鄉愁越濃。對孩子來說,他們沒有鄉愁,即使想家,也只是想念母親的懷抱,想念親人的眷顧。青年人的鄉愁也淡的很,他們整天有做不完的事談不完的情,沒有時間來想家,也就沒有時間來撥弄鄉愁。只有到了中年和老年,有了閑暇時間,也就有了大把的培育鄉愁的悠閑時光。鄉愁是個奢侈品,不是從心里一閃而過的念頭,而是久久占據在心中揮之不去的情愫,這種情愫一旦發芽生長,就會永久地茁壯,永久地生長。 對于中年人來說,記憶力正在漸漸消退,故鄉的印象開始變得模糊,那里的山川河流風土人情都如一部老電影,有時清晰無比,有時模糊不清。但記憶猶如退潮的潮水,緩緩褪去表面的浮華,鄉愁如同一塊礁石顯露出來。有人至此恍然大悟,怪不得這么多年總是無法在人生的海洋中暢游,原來有這么大的暗礁存在,雖不至于有什么危險,卻總是讓自己放不開手腳。有很多存在于心里的東西自己并不知道,就如這濃濃的鄉愁,當人生的目標悄悄改變,不再去追名逐利,不再戴著假面具在世事里浮沉,鄉愁就慢慢冒出來,就主導了一個人獨處時的內心世界。 鄉愁是什么滋味,如酒。酒是水的艷遇,沒有滋味的水遇到發酵的糧食就成了酒,鄉愁也是。一天天平淡如水的日子悄悄過去,突然有一天遇到一個契機,有了一個想家的念頭,產生一種思念家鄉的情緒,于是就釀了一杯名叫鄉愁的酒,如同真酒一樣濃烈一樣香醇一樣讓人醉。酒會讓人上癮,人生戒酒很難,鄉愁也是,它會如影隨形深入骨髓,幾乎沒有人能夠戒了它。 鄉愁也如茶。記憶這個東西,本是一枚樹葉,被時間抽去了水分,放在內心深處,可一旦用思念的清泉將其泡開,就成了一壺清冽香濃的茶。茶的滋味就是樹葉的故事,葉子在水中復蘇升騰,那起起伏伏的狀態像極了每個人的人生。茶的滋味或淡或濃,就像每個階段的鄉愁,也是濃淡相間,就看你品嘗的心態。中年人喝茶與青年人老年人都不一樣,青年人不喜歡茶的苦澀,老年人味蕾淡化,總覺得茶的滋味太淡,只有中年人能喝出片片葉子的喜怒哀樂,就像心中的鄉愁,自然也有妙到毫巔的滋味。 鄉愁是中年人的游戲,是一個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戲,旁觀者無法窺得其中之奧妙,也無法體會其帶來的嚙心蝕骨的難忘滋味。當各種電子游戲通過電腦通過手機來影響我們生活的時候,中年人往往不為所動,因為他們有著自己的這個名叫鄉愁的游戲。一個人的游戲,沒有成敗得失,沒有懊惱憤恨,沒有驚險刺激,但給人帶來喜怒哀樂的細細情感,真實得仿佛又活了一次又一次。這個游戲最大的好處就是,每個人都是勝者,即使沒有戰勝心中涌來涌去的鄉愁,也會戰勝與生俱來的自我遺忘能力,從而找到故鄉的印記,從而最終戰勝自己。 其實,中年的鄉愁觸碰不得,一碰就易老。 鄉愁 文/項建華 這些年,隨著母親的離世,我回家的次數也少啦,但夢中探訪的次數在增多。多少次回到故鄉都想去插隊的生產隊看看,想念那些曾經關心照顧過我的鄉親們。四月初,我抽出一天時間在弟弟陪同下回到生活過的地方。我想找尋那種鄉下生活的感覺,村前屋后雞鳴狗吠,晨曦中炊煙裊裊升起,大人小孩端著飯碗走東家串西家,老牛緩緩踱步路過我們知青點巷子口…… 清晨,我從城里出發,途經新河橋一條鄉村水泥路直達建國鄉政府。打開車窗,泥土的氣息清新迷人,田野小麥滿目青綠,村莊前后成片的油菜花燦爛金黃,把江南水鄉點綴的絢麗多姿。鄉中心小學校舍門前停滿接送孩子的電動車和摩托車。鄉政府糧站老房子上的“農業學大寨”的大紅油漆標語還依稀可辨,讓人自然而然就想起那個熱火朝天的年代。出了鄉政府,一條往東橫貫南北的高速公路出現在眼前,車子在一條一車寬的鄉村路上與高速公路并列行駛,不知不覺已到合義大隊部門口。在村口等我的金根拉住我的手說:“做夢都在想我。”他氣色還不錯,雖長我幾歲還不顯老。村西頭一幢多層的樓房十分的顯眼,我問是誰家建的,他說那是子木家的。我腦子一下就想到子木的父親早些年是鎮上有名的百貨商店經理,他兒子血脈里一定有他老子經商頭腦。金根說是啊,子木這幾年開個超市,發啦。 我急著讓金根帶我到村上各家各戶去看看。記得我在部隊時回過村上兩次,村子里大人小孩知道我回來都圍了過來,帶去的一大包水果糖一會兒就分光啦。這次怎么進了村里都見不到人呢?我有點疑惑,催促金根領我到村子里轉轉,金根倒不慌不忙。他先領著我從村西挨家往東看。到村頭倉庫老屋前,我停下來。屋前面的一棵百年刺槐樹不見蹤影,老屋子只剩下一堵墻,在原址上往東蓋起了二層樓房。金根說這是安民女兒家,安民早走啦。安民是村子里那時候被接受改造的富農,整天佝僂著腰,說起話來慢條斯理,領養的一個女兒蓮子,長著一副鴨蛋臉,一開口,眼睛先笑了,再飽滿的笑,溶化了她的精明。早些年,他家住在生產隊分配的祠堂里,恢復政策后隊倉庫物歸原主。金根說蓮子是招女婿上門,日子過得不錯,今天不巧上山采茶去了。我問金根子木家旁邊住的六喜呢,金根說他也走啦,夫人倒還健在,你別看他老婆是個盲人,身體還硬朗的很。我記得那些年他們夫妻倆三天兩頭吵架,六喜是個孤兒,脾氣火星暴躁,沒說兩句話就給他老婆動拳頭。一次生產隊輪流給我們知青派飯到他家,他老婆燒一鍋殺豬湯,湯上面飄浮著的豬毛都看得見,我是閉著眼睛往肚子里吞。說起這事,金根在一旁笑起來。 經過老隊長家門口也是鐵將軍把門。我還特地給他帶了兩瓶酒,金根說他在老窯廠看房子,也80歲出頭了。我感慨他一輩子過得很清苦,早年老婆病逝,帶一兒一女,既當爹又當娘,一心為公,滿腦子正統思想。記得有一年村東頭水子家殺頭豬,本想一半留著另一半賑給村里人家,被他發現后一定要全部交到公社,抵押生產隊生豬屠宰任務。私下里村里人罵他“左得奇”。他對我們知青不薄,當初下鄉時知青點還沒蓋好,他請瓦匠楊先友在他家堂屋砌了一口鍋灶,就讓我們在他家做飯。一天三頓飯把他堂屋熏得漆黑,他照樣開心,每天扛著鐵鍬,哼著黃梅戲小調。 如果說鄉愁是一條流淌的河,它奔騰過、跳躍過、吟唱過、哭泣過,可如今它的聲音變得低唷沉悶了。離開村上,回到城里弟弟家,一個晚上我都失眠,村上逝去老人的鮮活面孔像過電影一樣浮現在眼前。那個年代,他們無私接納我們,沒把我們當外人,讓我們吃過百家飯,手把手地教我們做農活,累了餓了病了,都把我們當自己孩子看……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他們樸素的情感無不閃現出人性的光輝,他們所代表的中國一代農民的形象將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冬至軍營滿鄉愁 文/江志強 每逢冬至,總有一份難以言說的思緒,悄無聲息地爬上心頭。或孤獨,或清冷,或溫暖。隨著年齡的增長,慎思之,明辨之,細品之。原來,那是一壺濃濃的鄉愁。 十八年前的冬天,高中畢業的我,穿上了軍裝。在一個下雪的清晨,踏上綠皮火車,跨過黃河長江,直至江南一座軍營。從那時起,一份從未有過的思鄉之情,悄然滋生。閑暇時節,翻閱日歷,才知道,離開家鄉的那個下雪天,正是冬至。怪不得母親送我時哭至哽咽,竟不能言語。天更冷了,快過年了,兒子在這個時候遠離家鄉,做母親的,豈能不傷心? 那時,連隊沒有電話,更沒有網絡。營房外有一小店,駐地老鄉開的。我在艱苦的訓練之余,時常隔著軍營大門望著小店。皆因那店里有一部能打長途的電話。可是,部隊有紀律,非特殊情況,干部戰士一律不準踏出營門半步。于是,我只得撫摸著值班室里那部內線電話,沉思久久,不知不覺間,竟撥了家里的電話,期待著“奇跡”發生。顯然,我那幼稚的舉動純屬徒勞,當話筒里傳來嘀嘀嘀的忙音,總會失落又失落。 指導員豈能不知道我的心?他扶著我訓練時受傷的手臂,悉心揉搓、按摩,拿出紅藥水,精心涂抹。我發燒了,他親自下廚,做了一碗香噴噴的荷包蛋面條,親手端至我的面前,親手將藥喂入我的口中。夜深了,他陪著我,漫步于訓練場上,意味深長地說:“現在,你想爹娘,想家,但這只是短暫的。以后,你會想這里,那是長久的。” 大概三個月之后,我適應了軍營生活。我用最傳統、最古老的方式給爸媽聯絡,那就是寫信。站崗時,矗立在哨位上,撫摸鋼槍,仰觀冷月。那一縷縷鋪天蓋地的鄉愁,就在那明晃晃的月光里,就在那冷森森的槍刺上。 五年后,我退伍了。回到家的第一個晚上,本想睡個安穩覺,卻是輾轉反側,淚流滿面。我的腦子里,裝的全是老部隊,全是老戰友,還有那支八一式自動步槍明晃晃的槍刺,那一碗熱氣騰騰的荷包蛋面條,那一瓶指導員為我擦拭傷口的紅藥水,那一輪哨位上的冷月,營房外小店里的那部電話……翻看日歷,瞬間呆住,這一天,竟是冬至。此后多年,我的腦子里,這些軍營的“符號”占據了很大空間,從未有什么東西能夠輕易取代。 本以為,脫下軍裝回到故鄉,那份濃濃的鄉愁便會戛然而止。誰知,在離開軍營后的第一時間,又一份新的鄉愁不期而至,直至漫延。第二故鄉,一個獨屬軍人的莊重詞匯,始終鐫刻在心里,永不褪色。 又逢冬至,一份美麗的愁緒,別樣的情愫,靜悄悄地浮上心頭,那是軍人的鄉愁…… 年到解鄉愁 文/王國梁 哪個遠在異鄉的人沒有體會過“斷腸人在天涯”的孤單和落寞?鄉愁是一種傷,總讓心癢癢的,疼疼的。 多少個身在異鄉的夜晚,我們夢回故鄉,馳騁在故鄉的原野,徜徉在熟悉的老街,流連在彌漫著花香的春山……可是,午夜夢醒,卻摸到了臉上濕濕的淚。 思鄉病又犯了,起身拉開窗簾,一窗皎潔的月色陡然照進來。故鄉的月色也是如此嗎?掰著手指算算,快過年了,過年就可以回家了!心一下子有了依靠,不癢了,不疼了,升騰起一種期盼,暖暖的期盼,像故鄉的爐火一樣暖。想著過年時一家人守歲,圍爐夜話,多么溫馨!年近了,家近了,鄉愁會一縷一縷散去的,直到我們撲入年的懷抱,讓心上開出溫馨的花。 我們在異鄉打拼,遠離父母親人,如同單槍匹馬作戰一樣,人生的酸甜苦辣都會比別人多嘗一份。“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每當我們遭遇挫折困難,喪失信心的時候,給父母打個電話,他們會說:“過年就回來吧!明年咱不出去了,就在家守著我們!”盡管他們知道,好強的你不會向生活妥協,但一句“過年就回來吧”,讓你的心一下就踏實了。年,是親情的落腳點;家,是收留你所有憂歡的驛站。不管你在外面是春風得意,還是失意落魄,家都會敞開懷抱歡迎你。父母以年的名義把我們拉回家,讓我們疲憊的心靈歇歇腳,讓我們在暖暖的親情中修復一年中經歷的那些傷痕。年真的是一味藥,可以撫慰孤單的心靈。 年是一味藥,可以解鄉愁,可以治療我們因思鄉而受傷的心。多少次,我們醉倒在鄉愁里,忘了今夕何夕,忘了身在何處,直把他鄉作故鄉,醒來后,是深深的失落。就要過年了,回家吧!過年是回家最充足的理由,任何人也不能阻止我們過年回家的腳步。我們在外面努力工作,升職了,加薪了,首先想到的是,過年回去時給父親買瓶好酒,給母親買一身保暖內衣。還有,弟弟早就想要一臺筆記本電腦,今年過年買給他;別忘了,還有妹妹的化妝品。一樣都不能少!想象著過年的時候,你滿載而歸,一家人守在門口迎接你,多幸福! 年是一味藥,能夠帶給我們力量和勇氣。想到過年回家,我們總會精神百倍,滿懷信心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過年回家,我們要給父母和親人最好的禮物,給他們更多的幸福,讓他們安心。終于要過年了,過年要回家了!年是一味藥,味道甘甜,溫良醇厚,潤口潤心。 紙上鄉愁 文/張亦斌 我是地道的農家子弟,邵東縣一個叫桎木山的小山村是我的胞衣地。 在我童年的印象中,故鄉就是低矮的土磚屋破爛的大院子,就是過春節時才能穿的新衣服,就是花花綠綠的糖果和大大小小的鞭炮,就是桃樹李樹上酸酸甜甜的果子,就是母親喚我回家吃飯時那一聲聲悠長的呼喊。到了少年時代,故鄉的概念變了,變成了夏日池塘里戲水的歡笑,變成了山上打野仗的樂趣,變成了牛背上悠揚的牧笛,變成了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九月九的酒,變成了嘗新節清明節中元節冬至節。后來,我外出求學,孤身一人,隱居都市;再后來,我遠走他鄉,四處謀生,艱辛備嘗,那個叫邵東縣的地方成了我日思夜想魂牽夢繞的故鄉。 人越長越大,故鄉越來越遠,最終成了紙上那點點滴滴深深淺淺的鄉愁。故鄉那裊裊的炊煙、碧綠的菜園、香甜的野果、悠揚的山歌……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化作一行行詩句,悄然來襲,讓我在不知不覺中飲下了一杯杯淳淳的米酒。那是一杯用鄉土鄉風鄉情釀成的酒啊,濃得化不開,飲了長醉不醒。 我的故鄉桎木山是注定離不開鄉土里的二十四節氣,所以一直與城市遙遙相望。父母親和他們的左鄰右舍一輩子都生活在故鄉,也離不開二十四節氣,所以一直沒有遷居城市,終身與桎木山為伴。因為父母親住在鄉下的緣故,我差不多每個月都要回老家一兩次。每次回去,都要到曾經勞作過的田地里走一走看一看,每次去看,心中總要生出無限感慨來。 最近一次回到老家,走在秋日的田野上,看到那些曾經郁郁蔥蔥的野草,遭受著咆哮的秋風無情的抽打。即使它們在風中拼命地抗爭,也免不了枯黃的命,最終還是卸下豐滿的羽翼,變成牛羊嘴里的一頓饕餮,變成火柴棍下的一團野火,最后歸于寂靜。“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田野上的野草之所以燒不盡,是因為它們綠色的夢想,已經牢牢地扎根在土地里,靜靜地等著春風。春風一來,野草們依然光鮮亮麗。春去秋來,草青草黃,一年又一年,野草就這樣周而復始。我們,居住在故園里的父輩們兄弟姐妹們,其實也像野草一樣活著,春去秋來,一年一年,周而復始。 蒼狗紅羊,滄海桑田。時間是一條河,歷史是一條河,一路滔滔,永遠向前,不可逆轉。悠悠歷史長河流逝了幾千年,多少英雄豪杰都埋葬在這條河里,僅存的幾個不是刻在石碑上,也不是印在書本上畫冊上,而是生活在祖祖輩輩的話題里。我們,居住在故鄉里的父輩們兄弟姐妹們,在桎木山這塊土地上,是有名有姓的個體,但是在悠悠歷史長河里,我們都只是一粒粒微不足道的沙石。而這樣的沙石,一條河中又何止千萬! 對于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故鄉永遠隱藏在內心的最深處,打不破,摔不爛;故鄉永遠是生命旅途中最美的風景,放不下,愛不完。每個人對自己故鄉的愛戀有各自不同的方式。我平時與文字為友,對文字的摯愛與對故園的摯愛不相上下不分伯仲,所以喜歡用自己的詩歌和散文來表現對桎木山的愛戀,十幾年來一直用分行或者不分行的文字記錄著有關故鄉的淺淺的鄉愁。 卑微如我,田野上的芊芊野草也罷,長河里的小小沙石也罷,只要有機會為故園歌唱一曲,以表赤子之心,吾愿足矣。 溫暖的鄉愁 文/趙自力 臨近年關,在年味漸濃的臘月,我的思緒禁不住飄向故鄉,憶起那溫暖的鄉愁。 冬天似乎是鄉愁最濃的季節,既有寒冷天氣里溫暖烤爐的記憶,更有全家團圓、闔家歡樂的美好。從記事開始,記憶里故鄉的冬天是伴著烤火度過的。最原始的就是在地上挖個坑,砌好四壁,火塘就做好了,把干柴架在里面燒起來。劈柴噼里啪啦地燃燒著,人們圍坐在一起聊天,忽明忽滅的火苗跳著火熱的舞蹈。這時候,最閑不住的是小孩子,他們絲毫感覺不到冷,那從地窖里剛拿出來的紅薯,足以把他們吸引在火塘邊。大人聊著天,小孩烤著紅薯,連小貓小狗也來湊熱鬧,真是其樂融融。 那時候,大人們常做的事就是上山砍柴,柴禾類的放在廚房,劈柴類的就用于烤火。大人們砍柴,我們小孩子就去撿柴,都堆在院子里。望著滿院子的柴禾,心里就暖暖的,就感覺那個冬天不太冷。 “臘八過后就是年”,家家戶戶開始打糍粑做豆腐殺年豬了。最熱鬧的是殺豬,我們那里也叫福豬。一家有豬要福,鄰居們都過來幫忙。大木桶里熱氣騰騰,大肥豬被主人叫喚著出圈,然后幾個壯漢一起摁住肥豬,喊著號子往木桶上抬。豬的叫聲響徹天空,吸引了全垸的孩子過來看熱鬧。隨著屠戶的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肥豬開始有一聲沒一聲地叫著,直到沒了氣息。大人們忙著拔毛吹氣,小孩子們急切地等待著那個屬于他們的豬泡。當小孩提著豬泡滿垸瘋跑時,意味著那家的年豬已經福了,屠戶一定又在趕往下一家。 當然,故鄉的冬天最好聽的聲音不是鞭炮,是爆米花機的“轟”的響聲。那師傅就像一個魔術師一樣,能把大米變成白花花的爆米花。哪個地方有爆米花機,哪里就有小孩子們,他們幫著忙,添些柴火,牽牽袋子,順帶著嘗嘗剛出鍋香噴噴熱乎乎的爆米花,那個滿足和幸福自不必說了,仿佛自己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村里那一聲聲爆米花機的聲音,就像迎接新年的禮炮樣悅耳。爆米花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此時離新年也就不遠了。 離開故鄉多年,心卻一直還在牽掛著那個地方。夢里常回故鄉,我知道,那里有我溫暖的鄉愁。 鄉愁,兒時的年味 文/漢唐明 城市里的春節充滿“年”的氣息,這勾引起筆者對半個多世紀前在農村過年的回憶。這既是兒時美好的夢境,也是一段牽腸掛肚的鄉愁。 年關前夕,隨大人們到鎮上趕年集是很好玩的。街面上除各色各樣的店鋪外,便道兩側擺滿了小攤,應有盡有。最招惹人的,是賣各色煙花爆竹的攤子和車子,一個接一個,有的延伸到一二里之外。不僅打擂臺似的比著叫賣,而且一面吆喝一面燃放,此起彼伏。 接近年根兒,各家的主婦除去打掃房屋、清整院落之外,主要是忙于做各種過節的食物。諸如燉肉,剁餡,炸丸子,煎豆腐,炒瓜子花生,蒸饅頭、黏窩窩,做棗糕、菜團子等等,整日煙火不斷,熱氣騰騰。孩子們則滿屋子亂竄,有的在鍋臺邊不走,不時地揀最稀罕的東西吃。待到正經吃飯時,早已七八成飽了。 除夕夜,最富神秘色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石家莊一帶農村普遍敬神,祈求來年五谷豐登,闔家安泰。每家都在正房的大門左側,用葦席或秫秸搭起神棚,里面擺上木版印制的彩色佛像,并放上條案,擺上供品,點起陶制的以棉絮作燈芯植物油作燃料的精巧蠟碗兒,燃上香燭。屋內正墻的佛龕內,連同過廳、灶臺等處,也都貼上關老爺、灶王、財神等,擺上供品,插上香。就連大門二門、牛棚馬廄、雞窩豬圈等處,也統統點上一炷香。時至子夜,燭火明滅,香煙繚繞,女人們虔誠地跪倒在各種佛像前,頻頻禱告膜拜,仿佛各路神仙飄然下界,已故親人們也如約而至。 在小孩子富于幻想的視覺中,每一個角落似乎都充滿了靈氣,隱藏著神秘的面孔和眼睛。因而有時不敢單獨呆在屋里,不敢跨出門檻。熬得疲憊的身子剛剛躺下,一個夢沒做完,凌晨四五點又被震耳的鞭炮聲驚醒。于是趕忙穿上新衣服,匆匆吃過餃子,跟隨大人們到本家和鄰居的長輩家拜年。凡見到比自己年長和輩分大的人,都要磕頭下跪。半天下來,盡管膝蓋和小腿有些酸痛,但看到所有人都這樣,亦覺得有趣。 說起穿新衣,這里還要補充幾句。在荒僻的鄉村,由于經濟條件所限,每年春節穿的衣服并不都是新的,有不少只是重新拆洗翻新一下。孩子們穿了一冬的棉衣,最容易臟破的是袖口和前襟,于是年夜前家庭主婦們,將臟得發亮發硬的袖口剪掉,用新棉新布重新補接縫合好,將臟破的衣襟、裙邊也用新布包鎖好。所用布料,有的與舊衣一致,絕大部分花色各異、千姿百態,一群孩子聚在一起,不僅相互間好奇,亦構成了一幅別致有趣的圖畫。 歲月流逝,往事如煙。如今進了大城市,生活境況遠非過去所比。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過年的興致卻越來越淡。唯有兒時的經歷,在腦細胞中留下的印記頗深,時時浮現在眼前。 故鄉,留得住的鄉愁 文/伍宏才 我的家鄉金雞嘴,秋浦河流域的一個小村莊。小的時候,村里來了搞測繪的幾個人,拿著水平儀、皮尺什么的,在村子里轉轉,在圖紙上標上金雞嘴,盡管后來一直也沒在什么地圖上看到過有這個名字,村莊是很小的。問過祖母金雞嘴的來歷,祖母說是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曾棲息過一窩金雞。從那以后,我就記住了那群金雞,想到的時候,就朝天空仰望,朝四野里瞧瞧。金雞始終沒出現,金雞成了神雞。 村莊坐落在花的世界里。春天來了,到處的田里種了紫云英,我們鄉下管它叫紅花草,是綠肥的好東西。紫色的紅色的花開遍原野,還帶有一股淡淡的花香。花草密密的,厚厚的,緞子似的。在田埂上打豬草的時候,打滿了一筐,有時就坐在那上面休息,軟軟的。興致所來,還在上面打滾,翻跟頭。春天里,油菜花也開了,那是金黃金黃的,逼人的眼。桿子高過少年的頭,蜜蜂飛舞,彩蝶游戲。放學后,我們幾個少年,藏進了油菜花里,打一陣子撲克,外面的人誰也發現不了。出來的時候,身上沾了星星點點的花瓣,拍打幾下,回家了。其實母親是知道的,衣服上畢竟有香氣呀,只要回家就好。夏天到了,圣潔的槐樹花開放,村莊掩映在花叢之中,香氣撲鼻,白色的花蕊落在地面,松松地,軟軟地。郁達夫先生在《故都的秋》中就寫過它,“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在課堂上,我每每上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想起故鄉五月的槐花,仿佛一股香氣撲面而來。江南水鄉,夏天里,總有幾塊荷塘點綴著鄉野,荷葉密密地鋪滿水面,白色的或紅色的荷花開得很亮眼,在風中搖曳。在秋天,我的家鄉也不寂寞,高地里成片成片的棉花,純白純白的,煞是一道風景,莊稼人的希望在這里。還有田埂上、河溝邊開的不知名的各種野花,也送來縷縷清香。冬天,最盼望的就是下雪。在家鄉,每年總要下一兩場雪。雪花滿天里紛紛揚揚地,少年的心事就在那漫天飛舞的雪花里。很快地,樹上、房頂、地面就積得厚厚地,村莊就成了童話世界。家家門口堆起了雪人,歡笑聲不斷。天放晴了,紅日照大地,河里是厚厚地冰。我們少年在冰面上滑行,走到對岸。最喜歡的還是向冰面扔出小石片,看誰的石片滑得更遠。 村莊河流多。長的短的,寬的窄的,有名字的,無名字的。河水清澈,陽光下晶瑩亮眼。口渴的鄉親,手掬一捧清水,咕咚咕咚喝下去。沿著河邊行走,常能看見水里游行的魚兒。河是大家的,沒有誰會想到攔起一截養魚,可是年底河水淺的時候,家家都能弄起一些魚。那魚才叫野生著的,光是喝起那個魚湯,都是美滋滋的。 村西還有一個大湖洼,一塊濕地。有幾年,外村莊的人在這里種過水稻,產量不高。收起稻子之后,留下很長的稻樁,缺柴燒的莊民就割起它放到湖埂上曬干。種了幾年水稻不理想后,外村莊的人再沒來過了。這里成了各種飛鳥的樂園,天鵝、大雁,還有各種水鳥,都在這里嬉戲。村莊的少年,卷起褲腿,在這里捕魚兒,通黃鱔,捉泥鰍,釣小蝦,忙得不亦樂乎。 村莊各家菜地里的蔬菜品種繁多,一年四季光是瓜類就很齊全。黃瓜、菜瓜、香瓜,還有冬瓜、南瓜的。路過誰家菜地,摘下一條黃瓜或是在瓜藤里弄出一個菜瓜香瓜吃的,是不算偷的,無須避瓜田李下的嫌疑。女人們在菜地里可沒少忙活,一有閑暇,就鉆到菜地里,澆水、施肥、除草,摘菜回家燒飯,總會做出香甜可口的飯菜,那才是一個原生態的飯菜香喲。 每個人都有他一輩子魂牽夢縈的故土。魯迅常去的外婆的魯鎮,莫言的高密,我的老師黃復彩的銅陵大通,許俊文先生的豆村。我的故鄉金雞嘴,是我的胎盤,我在那里孕育長大,還有很多的我的同伴。平日里,我們都謀生在外,可是每逢過年的時候,就像候鳥一樣飛回。現在故鄉的路也修好了,村村通的水泥路鋪到了各家各戶的門前,回家是一種爽爽朗朗的心情。故鄉就像天空的星斗,夜深人靜的時候,在心里就亮堂起來。 元宵節里系鄉愁 文/魏益君 能夠牽動人情腸、撫慰人記憶的莫過于家鄉的正月十五元宵節了。 “元宵景色家家樂,蕭鼓喧天處處春,上下樓臺火照火,往來車馬人看人。”這便是對家鄉小城元宵之夜的傳神寫照。 記得去歲元宵節,在廣東工作的大伯回鄉省親過年,元宵節相約逛小城元宵燈會,大伯的孩子氣竟把我們逗得前仰后合。 那一晚,蓮花山前,浚河岸邊,人如潮涌,沸沸揚揚,幾無插足之地,大街上彩燈繽紛,靚女如云,商城內張燈結彩,春花映月。 禮炮聲震元宵夜,焰火花開蓮花山。夜幕降臨,蓮花山公園前的廣場上,焰火晚會開始了,但見漫天焰火,如天女散花,千姿百態。前來觀賞煙花的人摩肩接踵,難以計數,人們把喜悅寫在臉上,把祝福裝在心中。 元宵節的繁華熱鬧之處以板橋路和商城大道為最。在這里,滿街鼓樂齊鳴,傾城男女老幼,濃妝艷抹的、淡雅秀媚的,靦腆的、風流的、魯莽的、斯斯文文的無不涌上街來,盡情地唱呀、笑呀、鬧呀……一年蘊積心中的情愫,都在這狂歡之夜得到宣泄,一年勞作的艱辛,都在這美好的一刻得到補償。人們相約結伴,喜氣洋洋,賞月睇燈。老年人邊看邊講,撫今追昔;小朋友手提花燈,蹦蹦跳跳。人在穿梭,燈在交織。燈的品種多種多樣,有龍燈、荷花燈、鯉魚燈、對蝦燈。龍燈二龍戲珠,荷花燈月藕蓮心,鯉魚燈鯉躍龍門,對蝦燈對蝦戲水……人們把對新年美好的憧憬,都在那一盞盞花燈里默默訴說了。更可樂的是大伯,她一手拎一盞燈,借著一點酒勁,在人群中扭來扭去,很多人看著他直笑,大伯也對人家笑,所以便都開懷大笑了。 鬧完花燈,來到城西護城河邊,放眼遠處寧靜的村落,那里燈火熒熒,閃閃爍爍,那是農家在上燈,在期盼又一個豐收年。我問大伯,廣東的元宵節好玩,還是家鄉的元宵熱鬧?大伯說,外面的元宵節再好,也沒有家鄉的元宵節親切啊!大伯說這話時,一臉的眷戀。 是啊,這有花有月、使人難忘的小城良宵,只要你來過鬧過,就不會忘記,成為醉美的鄉愁! 鄉愁,有時是一種紙牌 文/忘記號碼 省道從村子邊上經過,途經村子的汽車會慢慢停下,旅客在這里上下車,算是一個站點。村民外出大多從這里搭車。有年輕的村民從這里坐上汽車,走向外面的世界,去尋找他們人生的舞臺;也有年輕的村民從這里走下汽車,回到他們的老宅,來探望他們的留守親人。 每隔一會就會有一輛汽車在這里停下,有農用車,有摩托車,也有私家車,但基本上準時的要數東來西去的公共汽車。只要有車停下,總有村民上下車。從早到晚有多少趟,誰也說不清楚。只知道這里現在是村民的一個聚集點,有等候乘車的,有送行的,有接送東西的,也有湊熱鬧的。大家在一個村里住著,彼此非常熟悉,聚在一起,傳播著各種信息。 正對著公路,劉家開了一間雜貨鋪,門簾舊布拼,窗戶新紙糊,賣點零食和日用雜品。門前放著兩張小方桌,圍著兩撥老頭在打紙牌。四個老頭一撥,玩的是鄉村流行的“牛九”紙牌。他們都是幾十年的熟悉的聯手,打牌中形成了一種外人難以明了的默契。出牌大有學問,看似隨意,實則猶如捉迷藏的小孩,一捉一藏,彼此心領神會;又像武術館里的年輕推手,一推一讓,看似在試探,實則輸贏已定。 我家鄰居,八十多歲,一輩子生活在村子里,郁樸誠愨,處事隨和,杖朝杖國之年,腿腳雖然不便,每天基本上準時來,準時回。我看到他的拐杖在桌旁支著,卷起的褲腿里塞著些毛毛錢,每一牌打完,要么從褲腿里取出幾毛,要么放進去幾毛。他抬頭看到了我,笑了笑,敦勸著讓我和他們一起玩會兒紙牌。我說我非常想和你們玩一會,但這種紙牌我不認識。他告訴我,每一牌幾毛錢,每天最多輸贏兩三塊錢,娛樂而已。 我從劉家小賣部里買了兩包煙,每桌放了一盒;又給他們打牌的八個老頭每人給了十元,我說今天我請客,你們盡興。我家鄰居拿著錢,不好意思起來,一邊說不要,一邊將錢塞到卷起的褲腿里。只見他從腰間解下了煙袋,將瑪瑙煙嘴在撩起的衣襟上用心地擦了擦,裝了滿滿的一煙鍋捏碎的煙葉渣渣,遞給了我。 “來,你也抽一鍋鍋。” 據說他的這個瑪瑙煙嘴是個寶貝,平常是不讓別人動的。 我不吸煙,但看到老人家有點激動的眼神,我還是接了過來,坐到桌旁,一邊和他們聊天,一邊看著他們打牌,一邊在不斷咳嗽中慢慢地抽完了那一袋煙。 看著這幾位鄉鄰打紙牌,簡約思維之中可見斂華蓄味,單調重復里洞悉處事之道。納費無多,受惠不淺。一方面因久居高樓密布的城市而難得有如此閑暇來參與鄉村娛樂之趣,另一方面在緊張的工作生活之余,又渴望重溫田園的孺慕,也算是一種尋找心中桃花源的懷古挽歌,雖非魏晉風度,卻也其樂陶陶。 在文明的重重裹挾之下,我記憶之中的小村早已淪陷,曾經成片的農田拋了荒,葳蕤的野草蔓延瘋長。在一批又一批年輕人義無反顧地離去之后,小山村已經出現斷層,曾經人丁興旺的家鄉,只剩下留守在家的老人,他們是我們這個小山村堅定的守望者,也是我們村子最后的標本。傳統的鄉村文明也一點點的走向了沒落,就像這些還在堅守在家鄉的日薄西山的老人。當這些老人離去的時候,我們將成為失去故鄉的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們的鄉愁將找不到歸宿。 記得住鄉愁,有時只需把心里擱置已久的油燈尋出來,擦一擦,點亮,你心靈的整個屋子就會亮堂。 >>>更多美文:好文章

俞平伯:讀《毀滅》  一  從詩史而觀,所謂變遷,所謂革命,決不僅是——也不必定是推倒從前的壇坫,打破從前的桎梏;最主要的是建立新的旗幟,開辟新的疆土,超乎前人而與之代興。這種成功的偶合的不是預料的,所以和作者的意識的野心無多大關系。作者在態度上正和行云流水相仿佛的。古代寓言上所謂象罔求得赤水的玄珠,正是這個意思了。  自從用口語入詩以來,已有五六年的歷史;現在讓我們反省一下,究竟新詩的成功何在?自然,僅從數量一方面看,也不算不繁盛,不算不熱鬧了;但在這兒所謂“成功”的含義,決不如是的寬泛。我們所要求,所企望的是現代的作家們能在前人已成之業以外,更跨出一步,即使這些腳印是極纖微而輕淺不足道的;無論如何;決不是僅僅是一步一步踏著他們的腳跟,也決不是僅僅把前面的腳跡踹得凌亂了,冒充自己的成就的。譬如《三百篇詩》以后有《楚辭》:《楚辭》是獨立的創作物,既非依仿《三百篇》,也非專來和《三百篇》搶做詩壇上的買賣的,樂府變而為詞,詞變而為曲,雖說在文學史上有些淵源,但詞曲者是別啟疆土,以成大國的,并不是改頭換面的五七言詩。  以這個立論點去返觀新詩壇,恐不免多少有些慚愧罷,我們所有的,所習見的無非是些古詩的遺蛻、譯詩的變態;至于當得起“新詩”這個名稱而沒有愧色的,實在是少啊。像我這種不留余地的概括籠統的指斥,誠哉有些過火了,我也未始不自知。但這種缺憾,無論如何總是一種不可否認的事實,即使沒有我所說的那么利害。  又何必說這題外話呢,我覺得這種偷竊模仿底心習,支配了數千年的文人,決不能再讓它來支配我們,我們固然要大旗,但我們更需要急先鋒;我們固然要吶喊,但我們更需要血戰;我們固然要斬除荊棘,但我們更需要花草的栽培,這不是空口說白話所能辦的,且也不是東偷一鱗,西偷一爪所能辦的,我覺得在這一意義上,朱自清先生《毀滅》一詩便有稱引的價值了。  二  如浮淺地觀察,似乎《毀滅》一詩也未始不是“中文西文化,白話文言化”的一流作品;但仔細諷誦一下,便能覺得它所含蓄著,所流露著的,決不僅僅是奧妙的“什么化”而已,實在是創作的才智的結晶,用聊綿字的繁多巧妙,結句的綿長復雜,謀篇的分明整齊,都只是此詩佳處的枝葉;雖也足以引人歡悅,但究竟不是詩中真正價值之所在,若讀者僅能賞鑒那些瑣碎纖巧的技術,而不能體察到作者心靈的幽深綿邈;這真是“買櫝還珠”,十分可惜的事。況且,即以技術而論,《毀滅》在新詩壇上,亦占有很高的位置,我們可以說,這詩的風格意境音調是能在中國古代傳統的一切詩詞曲以外,另標一幟的。在中國古代詩歌中,有與《毀滅》相類似的嗎?恐怕是很少,論它風格的宛轉纏綿,意境的沈郁深厚,音調的柔美凄愴,近于《離騷》。但細按之,又不相同,約舉數端如下:(一)《離騷》引類譬喻,《毀滅》系直說的。(二)雖同是繁弦促節,但《離騷》之音哀而激壯,《毀滅》之音凄而婉曼。(一個說到“從彭咸之所居”,而一個只說“還原了一個平平常常的我”,態度不同,故聲調亦異。)(三)《離騷》片段重疊,《毀滅》片段分明。至于思想上,態度上,他們當然是不同的,也不用說了。后來還聽見一種批評,說它有些像枚乘《七發》。單就結構而論,也未始沒有一部分的類似。但《七發》全系平鋪直敘,名為“曲終奏雅”,而實是結以老生常談。《毀滅》則層層剝露轉入深微,方歸本意,固非漢代賦家勸百諷一的故態。而且一個是塊段的鋪填,一個是紋理的刻畫,色彩雖同,技巧則回異。何況意想上,一個雜有俳優的色彩,一個是嚴肅的生之叫音呢。  再以現在詩壇中的長詩,來和《毀滅》相比較,也能立時發見它們的不同,現時的長詩的作法,以我看來,不外兩種:(一)用平常的口語反復地說著,風格近于散文。(二)夾著一些文言,生硬地湊著韻,一方面是譯詩,一方面是擬古。舉例呢,可以不必,我想讀者們對于這些作品或者已熟識了;即使不熟,要找來一證亦非難事。他們的優劣原不好說。以我的偏見,寧可做不成,不必勉強做。  第一種的長詩的作法,我承認這是正當的;不過因才力的薄弱,結果仿佛做了一篇說理敘事的散文,即使他自己是不肯承認。其實本想做詩后來做了一篇散文,也沒有甚么要緊,但在一般詩人心中或以為重大。詩應當說理敘事與否是一事,現在的說理敘事的詩是否足以代表這種體裁又是一件事,有些批評者對于這點上似不清晰;有些呢,雖承認這個區別,但又固執地以抽象和具體的寫法來分別詩的優劣。我覺得這種判斷,未免籠統而又簡單了。  從文學史上看,我們總不能排斥說理敘事的作品在詩的門外罷?無論中國與西洋,詩總不是單純抒寫情感,描寫景物的,這大家也該承認罷?現在詩壇之不振,別的原因不計,我想總有兩個原因:(一)大家喜歡偷巧,爭做小詩。(二)“詩人非做詩不可”這個觀念太強烈,不肯放開手去寫。關于第一點,《毀滅》的作者已在《短詩與長詩》這篇評論中說得很飽滿了。(見《詩》一卷四號)他說:有時磅礴郁積,在心里盤旋回蕩,久而后出;這種情感必極其層層疊疊,曲折頓挫之致。……這里必有繁音復節,才可盡態極妍,暢所欲發;于是長詩就可貴了。  這真把他自己作長詩的精神充分寫出了。我們看了《毀滅》覺得佩弦確是“行顧其言”,不是放空大炮不敢開仗的人。《毀滅》一篇,在這意義上,也有解析稱引一番的價值。第二種的長詩是現在新近流行一種詩式,句法較為整齊,用韻較為繁多,郭沫若《女神》中有幾篇詩已有這個傾向,而最近如田漢、徐志摩所作,這種色彩尤為明顯。至于好不好呢,在作者有他的自由,在讀者有他的偏好,原是不能斷定的。我卻以為如做得不好,很容易發生下列三項的毛病。(我自然不說這里邊不會發生好詩。)(一)句法的不自然。  (二)韻腳的雜湊的生硬。  (三)文言白話的夾雜。  這種從詞曲或西洋詩蛻化成的詩形,我只認它是一種“畸形物”,偶一為之則可,不相信是我們的正當道路。我們的路須得由我們自己去走,這是我的信念。  現在離題已太遠了。上列的兩種長詩,互有短長,與《毀滅》都不相似。下面歸到本題。  三  上節從各方面作比較,《毀滅》的價值也因此稍顯明了。佩弦作長詩原有他自己的一種特異的作風,如《轉眼》、《自從》等詩都是的,不過在《毀滅》把這種風格格外表現得圓滿充足,這詩遂成為現在的他的代表作。我自信對于這詩多少能了解一點——因我們心境相接近的緣故——冒昧地為解析一下。有無誤解之處,當俟讀者與作者的指正。  全詩共分八節。中間六節羅列各種誘惑的糾纏而一層一層的加以打破。作者的主旨在首尾的兩節中,故這兩節尤為重要。第一節說明自己的病根:白云中有我,天風的飄飄;深淵里有我,伏流的滔滔;只在青青的,青青的土泥上,不曾印著淺淺的,隱隱約約的我的足跡!  又說明自己的悵惘——身世之感:在風塵里老了,在風塵里衰了,  僅存的一個懶懨懨身子,幾堆黑簇簇的影子!  第八節則把解決的方法全盤托出。他先說明他的“日常生活的中和主義”:  擺脫掉糾纏,還原了一個平平常常的我。  ……  我要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腳印!  隨后又發揮他的“剎那主義”:但現在的平常而渺小的我,只看到一個個分明的腳步,便有十分的欣悅——那些遠遠遠遠的,是再不能,也不理想會的了。  這兩節的意思可謂明白極了,似無申說的必要。他這兩種主義,原只是一個主義的兩個名詞,初非兩橛。我再扼要地把他來信節引一點。他具體地說明日常生活的中和主義是什么。  我的意思只是說,寫字要一筆不錯,一筆不亂,走路要一步不急,一步不徐,吃飯要一碗不多,一碗不少;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有不調整的,總竭力,立刻求其調整。……總之,平常地說,我只是在行為上主張一種日常生活的中和主義。(十一,十一。七,信)他又再三申說他的剎那主義。  生活的各個過程都有它獨立的意義和價值。——每一剎那有每一剎那的意義與價值。每一剎那在持續的時間,有它相當的位置;它與過去將來,固有多少的牽連。  但這些牽連是綿延無盡的,我們顧是顧不了許多,正不必徒縈縈于它們,而反讓本剎那在他未看明這些牽連里一小部分之前、白白地閃過了。(同信)我的意思只是生活的每一剎那有那一剎那的趣味,或也可不含哲學地說,對我都有一種意義和價值。我的責任便在實現這意義和價值,滿足這個趣味,使我這一剎那的生活舒服。至于這剎那以前的種種,我是追不回來,可以無庸過問:這剎那以后還未到來,我也不必多費心思去籌慮。……我現在是只管一步步走,最重要的是眼前的一步。(十二,一,一三,信)要說明他這種人生觀是很長的,在這篇當然不能包舉,所以即此為止了。但即使所稱引的是這般簡略,我想讀者們已可以看見作者對于生活的意念及其對于人生問題的思索。他把一切的葛藤都斬斷了,把宇宙人生之謎不了了之,他把那些殊途同歸的人生哲學都給調和了。他不求高遠只愛平實,他不貴空想,只重行為;他承認無論怎樣的偉大都只是在一言一語一飲一食下工夫。現代的英雄是平凡的,不是超越的;現代的哲學是可實行的,不是專去推理和空想的。他這種意想,是把頹廢主義與實際主義合攏來,形成一種有積極意味的剎那主義。他觀察人生和頹廢者有一般的透徹;可是在行為上,意味卻不相同了。看第六節上說:況我也終于不能支持那迷戀人的,只覺肢體的衰頹,心神的飄忽,便在迷戀的中間,也潛滋暗長著哩!真不成人樣的我,就這般輕輕地速朽了么?不!不!  他反對這種頹廢的生活,共有三個理由:(一)現實不容你不理它。(二)迷戀中間仍有煩悶暗暗地生長著。(三)自己不甘心墮落在這種生活中間。這是讀《毀滅》之后人人可以覺到的。他給我的信上也說:……他不管什么法律,什么道德,只求剎那的享樂,回顧與前瞻,在他都是可笑的。這正是頹廢的剎那主義。我意不然!我深感時日匆匆的可惜,自覺從前的錯誤與失敗,全在只知遠處,大處,時時只是做預備的工夫,時時不曾做正經的工夫,不免令人有不足之感!(十一,十一,七,信)頹廢的生活,我是可以了解的;他們也正是求他們的舒服,但他們的舒服實在是強顏歡笑;歡笑愈甚,愈覺不舒服,因而便愈尋歡笑以弭之;而不舒服必愈甚。因為強顏的歡笑愈甚與實有的悲懷對比起來,便愈顯悲哀之為悲哀,所以如此。(十二,一三,信)這些話尤其痛快,更無解釋之必要了。所以他所持的這種“剎那觀”,雖然根本上不免有些頹廢氣息,而在行為上卻始終是積極的,肯定的,吶喊著的,掙扎著的。他決不甘心無條件屈服于悲哀的侵襲之下,約言之,他要拿這種剎那觀做他自己的防御線,不是拿來飲鴆止渴的。他看人生原只是一種沒來由的盲動,但卻積極地肯定它,順它猝發的要求,求個段落的滿足。這便是他惟一的道路。其余的逃避方法,如火熱的愛戀,五色云里的幻想,玄冥像伏流一樣的沈思,迷迷戀戀的頹廢生活,小姑娘的引誘大力士的壓迫的死,……都只是誘惑的糾纏,都只是迷眩人的煙塵而已。他雖不根本反對這些麻醉劑,但他卻明白證明它們的無效。無效這兩個字,已足毀滅那些誘惑而有余了。所以我說佩弦的剎那主義是中性的,是肯定人生的(他說,“對我有一種趣味”),是能見之行事的。這三個特色正是近代科學的特色,別人對于這個有何批評,我不知道;我自己呢,得益已多,故不能默然而息。回憶在去年春我即有這種感想,常和佩弦說:“我們要求生活剎那間的充實。我們的生活要如燈火集中于一點,瀑流傾注于一剎那。”但何謂充實?怎樣方能充實呢?我當時可說不出來,但他卻已代我明白地喊出了。在今年一月十三日的信里,他還有幾句很痛快的話:我只是隨順我生活里每段落的情意的猝發的要求,求個每段落的滿足,因為我既是活著,不愿死也不必死,死了也無意義;便總要活得舒服些。為什么要舒服是無庸問的,問了也沒人能答的,直到永遠?只是要舒服吧了。至于怎樣叫做舒服,那可聽各人自由決定。我意就是“段落的滿足。”……人生問題在我們心中只是這么一個樣子。(我冒昧地代他說話。)“你為什么活著呢?”  “我已經活著了,我且愿意活著。”  “你怎樣活著呢?”  “我愿意怎樣活著便怎樣活著。”  這原來簡陋得可笑,且不值得哲學家一笑的。可是我們決不能硬把明白單純的化為艱深繁復,這真是沒奈何的事情。渺小的我們,一生中的大事,只是認定“什么是我們的愿意!”  這真是容易極了。在我們卻也不見得很容易呢。總之,《毀滅》這詩所給我們的至少有兩個極重要的策略,在人生的斗爭方面:第一個是“撇”字,第二個是“執”字,撇是撇開,執是執住,凡現在沒有人能答的,答了等于沒答的問題,無論大的小的,新的老的,我們總把它們一起撇開,且撇得遠遠遠遠的,越遠越好。因為這些問題,我們既不能答,答了也無用;這簡直是本來未成問題。即勉強要列入,也總歸是個愚問,何如不答為佳。遠遠的將來時代我們原不能逆料,但我們留些問題給他們,也未必即是偷懶,也未必即是無用。宇宙間一切的問題,我們想包辦不成?至于執字,卻更為重要。我們既有所去,即不能無所取。取什么呢?能答的問題,愿答的問題,必要答的問題,這三項,我們不但要解決它們,且要迅速地充足地解決它們。再說清楚一點,我們要努力把捉這現在。剎那主義的所謂剎那,即是現在這一剎那。這一層意思,他也說得極為圓滿:我覺我們現在的生活里,往往只悵惘著過去,憂慮著將來,將工夫都費去了,將眼前應該做的事都丟下了,又添了以后悵惘的資料。這真是自尋煩惱。……譬如我現在寫信,我一心只在寫信上,更不去顧慮別的,耽誤了我的筆,我要做完了一件才去想別件;我做一件,要做得無遺漏,不留那不必留的到以后去做;因為以后總還有以后的事。(十二,一,一三,信)你如把今天的事推到明天,可是明天有明天的事呢?我們既肯定生活,——即使懶懶地活著,——就不能沒有“執著”。希望一方面營生活,而又要屏去一切的執著,這完全是綺語,不但我們決不信,且這即使是可能,我們也覺得毫無所取。生活原是一種執著,我們既然已經活著,就不得不執著。我們所喜悅的只是老實而平常的話語。偉大的聲音,在弱小的弦上不起共鳴;因此弱小忘了它的弱小,而偉大也無從見它的偉大。我們很相信,如自己肯承認是癡子,即使不是聰明人,也總可以少癡一點。  “撇開”是專為成就這個“執著”的。因為如不撇開那些糾纏,則有所牽縈,便不能把捉這生命的一剎那,便不能使現在的生活充實而愉快。老子說得最好:“無之以為用。”這就是《毀滅》的根本觀念。必擺脫掉糾纏,然后才能還原了一個平平常常的我。《毀滅》便是生長。《毀滅》正是一首充滿了積極意味的詩。我謹以此語貢獻于讀者諸君,不知是否有當于作者的原意,有當于讀者們之心否?  四  我們要充分了解一件作品,除研誦本文以外,不能不略考作者的身世——成就作品的境遇。《毀滅》的中心思想既有如上所述;但這種思想意念決非突然而來,且非單純地構成的。無論何等高遠的思想,其成因必在日常生活上面很微細的事情。所以玄言哲理從表面上看,極崇高而虛浮;從骨子里看,極平常而切實,哲學只是從生活事情反映出來的(從文字談說兩方面傳抄來的,只是門面話,不得謂為真的哲學)一種傾向,一種態度;所以人人應當有的,人人必然有的,不算什么稀罕事,若過于把它看得高大,則離真相便愈遠了,故我希望讀毀滅的人也只作如是觀。  波特來爾說得好:“生命是一座醫院。”所以哲學,如老實講起來,只是治病的藥方。(藥方的好壞當然看治病的能力而定,不能看它藥名的多少,簽字醫生的名氣。)凡好的,真的哲學必是能治病的——能治一人一時的病——換過來說,就是哲人都是病人。我們對于一切的慧觀,實在只是呻吟罷了!文化是一個回波,當人生感到不幸的時光,斗然奔沸著的。  除思想上的影響不計外,《毀滅》作者的病源,我所知及他自己說過的,至少有兩個:家庭的窮困沖突與社會的壓迫。這是凡讀到《毀滅》第七節都可以知道的。我們讀《笑的歷史》(小說月報》第十四卷第六號),至少能領會一些。這使他感受無限的隱痛,養成他的一種幾乎過敏的感受性,和凄愴眷戀的氣息,往往從他的作品中表現出來。周君志伊的《讀毀滅》有句話說得很恰當:“……不是狂吼,不是低吟,只輕輕地帶著傷痕似的曼聲哀嘆……”我意亦正是如此。  佩弦為人柔而不弱。我們只聽他被家庭社會兩重的壓迫以后所發出的聲音,可見他的本性絕非荏弱易折的。他現在所持態度,正是他自己的一服對癥的藥。以他家庭狀況的不安,自己成就的渺茫;所以要一步步的走,不去理會那些遠遠遠遠的。以人生擔荷的過(www.lz13.cn)重,迷悟的糾紛;所以要擺脫掉糾纏,完成平常的自我。他承認解脫即在掙扎的本身上,并非兩件事;所以明知道掙扎是徒勞的,還是掙扎著。他的人生觀念——在《毀滅》及其他諸作中所表示的,是呻吟,也就是口令,是怯者的,也是勇者的呼聲;總之,決不是一面空大鼓敲著來嚇唬人,或者給人頑兒的。這對于他自己,對于同病相憐的我們,極容易,極切實,極其有用,不敢說即是真理;但這總是我們的一服藥。  五色的花在灰色的泥土上爛縵著,銀雪的濤在癴利的暗礁間涌沸著;讀《毀滅》的是贊頌還是咒詛呢?象垂巨齒,鹿挺巨角,孔雀曳巨尾,作《毀滅》的自喜還是自怨呢?  一九二三年六月二十六日。   俞平伯作品_俞平伯散文集 俞平伯:城站 俞平伯:《燕知草》自序分頁:123

煢煢誰其醉 沾沾獨自昕 但愿君與共 鈴音喻此長 >>>更多美文:自創詩

JJ118RBR5VERG18E


新竹iRobot掃地機器人水貨維修推薦》
台南iRobot吸塵器有怪聲音維修推薦》 小米掃地機維修服務應該如何選擇?傑森工坊戴森掃地機維修客戶好評苗栗LG掃地機器人送修推薦》 如何為dyson家電進行定期保養?潔森工坊戴森空氣清淨機維修讚譽

arrow
arrow

    n28ffak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